《表4 图4中不同点EDS成分分析》

《表4 图4中不同点EDS成分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超高速激光熔覆镍基WC涂层的显微结构与耐磨性能》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mass fraction/%)

No.1与No.2镍基WC涂层显微组织的SEM和BSE像如图4所示。图4a和b表明,在No.1涂层中,WC颗粒受到的热损伤很小,未在涂层中观察到明显的碳化物,其组织由快速凝固产生的细小枝晶和枝晶间共晶相组成。图4c和d表明,No.2在较大的热输入下,落入熔池中的WC颗粒受到严重热损伤,溶解明显并在WC颗粒周围和涂层不同位置析出不同形貌的碳化物。图4中不同点EDS成分分析如表4所示。No.1涂层中,WC颗粒周边的枝晶(C)富含Ni、Cu,并含有C、W,及少量的Si;共晶相(D)富含Ni、Cu,表明WC颗粒发生了轻微的热分解。同时,合金元素W固溶于枝晶中,在保持WC结构完整性的同时,提高了WC颗粒与Ni-Cu合金的结合强度,有利于其耐磨性能的发挥。远离WC颗粒的枝晶(A)富含Ni、Cu、C及少量的Si;共晶相(B)富含Ni,且含有C、Cu及少量的Si,二者都不含W元素。表明WC颗粒的热分解很轻微。No.2涂层中,远离WC颗粒的条状碳化物(F)富W,含有较高的Fe、C、Ni和少量的Cu。白色圆球状组织为WC相,周围絮状碳化物(G)富W、C,且含有较高浓度的Ni与Cu。距离WC颗粒越远,析出碳化物中W、C含量越低,Ni、Cu含量更高。No.1与No.2镍基WC涂层的XRD谱如图5所示。可知,No.2相较于No.1,涂层中含有更多的碳化物,表明No.2涂层中WC颗粒发生了较为严重的热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