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温盐垂向结构类型统计参数》

《表1 温盐垂向结构类型统计参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2018年澳门海域秋季水体温盐分布与层化特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温盐垂向结构分布特征的统计结果见表1。Ⅰ、Ⅱ类温盐垂向类型为分层结构,主要分布于紧邻开阔水域的东、南海域。整个澳门海域以Ⅰ类温盐结构为主;Ⅱ类数量仅为3个,占比为10%,主要存在于澳门南部海域。由于面临南海,南海潮波可直接到达该区域,因此潮致混合效应较其他区域更强。两种类型都有明显的上混合层,混合层深度比(Hˉmix/Hˉmax)约为0.6,风力较强,但作用深度有限。Ⅲ、Ⅳ类为混合型结构,集中分布在主干道、澳门机场周边以及东南浅滩等近岸或水浅的区域。两处成因可能不同:主干道靠近上游,水体完全被径流控制;而东南浅滩由于地形抬高风力作用或可直接到达床底,强于径流的层化效应。总体而言,澳门海域水体垂向交换条件良好,温盐垂向结构以混合型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