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短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短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短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133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3例,女60例。按是否进行短期康复治疗将其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为同期住院未进行短期康复治疗的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我国急性脑梗死诊治指南(2014),并经影像学检查证实;(2)年龄>18岁;(3)发病急性期,病程≤2周;(4)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级(NIH-SS评分)≤20分;(5)采用阿司匹林和(或)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者;(6)发病后3d内入院并完善凝血功能检查者;(7)急性期接受康复治疗,并在1周后再次随访凝血功能检查者。排除标准:(1)脑卒中发病时间>2周;(2)NIHSS评分>20分;(3)伴有凝血功能异常的血液疾病者;(4)存在严重心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体位性低血压、肌肉骨骼损伤、重度骨质疏松等疾病,不能耐受康复治疗者;(5)存在心房颤动者;(6)使用抗凝药物治疗者;(7)使用溶栓药物治疗者。治疗组和对照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发病时间、NIHSS评分、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