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 自然因素地理探测结果》

《表6 自然因素地理探测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西北干旱区土地沙漠化敏感性时空格局》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示通过1%显著性检验。

本文借助地理探测器中的因子探测器模块用以探究西北干旱区内部驱动因素对沙漠化敏感性的影响作用。具体做法为:以沙漠化敏感性指数为因变量,土壤本底指数、地形本底指数、气候本底指数、水文本底指数和植被本底指数作为自变量,采用自然断点法对自变量进行分层,将数值量转化为类型量,采用均匀取样的方式,通过创建10km×10 km的渔网点获取在研究区范围内足够的均匀样本点(共20918个点),然后分别提取不同年份的因变量和自变量的值进行因子探测,得出各变量对沙漠化敏感性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表6),不同年份的各本底指数对沙漠化敏感性的影响力按q值大小进行排序均为:土壤本底指数>气候本底指数>植被本底指数>水文本底指数>地形本底指数,表明在西北干旱区,土壤及气候因素对沙漠化敏感性的影响最大,植被因素其次,而水文和地形因素影响最低,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7年的q值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动变化现象,但相对重要性并未发生改变。总的来看,对于内部各驱动因素在影响中国西北干旱区土地沙漠化的演替过程中,土壤及气候起直接作用,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而植被是改变沙漠化敏感性最活跃、最基本的因素,高植被覆盖对敏感性起到重要的抑制作用。除此之外,地形的分布和水文的变化对沙漠化敏感性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