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基于分钟与小时资料通过指数方法计算得到的18站MITexp》

《表2 基于分钟与小时资料通过指数方法计算得到的18站MITexp》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土壤侵蚀研究中降雨过程随机模拟综述》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为便于各站比较,表中各指标基于所有站点共有的5—9月资料进行计算。

式中:f(t)是t的概率密度函数;α是降雨间歇平均值的倒数;t是干期,随机变量。指数分布具有均值等于标准差的特性,基于此,指数法计算过程如下:对连续的降雨记录数据,统计干期的频率分布,将干期时长按从小到大进行排序,从最小值开始计算,如果大于等于该值的干期不服从指数分布,则将该干期值及其对应的频次从计算中剔除;然后进入下一个干期的计算,直到找到一个临界值,能令大于该临界值的干期服从指数分布,该临界值即为该站的MIT值,记作MITexp。根据分钟资料整理得到逐小时降雨资料并计算各站对应的MIT值,通过对比两类资料计算的MIT值的差别,分析指数方法对使用资料时间分辨率的敏感性;通过对比不同MIT值下,各次降雨特征指标的差别分析次降雨特征对MIT值变化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表2):MITexp变化于7.6~16.6 h,平均值为10.7 h。由小时资料计算的MITexp值变化于6.8~15.6 h,平均值为9.8 h,与由分钟资料计算的MITexp值差异不大(表2),配对t检验表明二者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无显著差异。当MIT值较小时,次降雨过程特征参数对MIT的变化敏感;当MIT值增大时,敏感性降低。随着MIT值由小变大,年均降雨次数减少,次降雨量增多,次降雨历时增大,次降雨平均雨强变小,峰值雨强I30增大。为了更直观地表达这种差异,表3列出了MIT分别取2 h、6 h、10 h和MITexp时,各站次降雨过程的特征参数。其中,2 h和6 h为目前中国常用的MIT值,10 h为本文基于指数法分析分钟和小时降雨资料得到的各站MIT的平均值。以MIT为2 h和10 h对比为例,所得的次降雨量、次降雨历时、次降雨平均雨强、峰值雨强I30的相对偏差分别达到-37%、-59%、20%和-24%”(表3)。表4表明,当MIT为2h时,得到的次降雨特征各指标与MIT为6 h,10 h和各站MITexp相比,大部分在统计上具有显著差别;当MIT为6 h时,得到的次降雨特征各指标与MIT为10 h、各站MITexp值相比,大部分在统计上没有显著差别;当MIT为10 h时,与各站MITexp值相比,参与对比的次降雨特征各指标均没有显著差别。故为了使用方便和便于比较,在中国建议统一使用10 h作为划分次降雨间隔的MIT值。关于MIT及次降雨特征的更多研究可参考Wang等[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