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仪器分析”授课内容安排》

《表1“仪器分析”授课内容安排》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高职院校全日制社会人员“仪器分析”课程改革》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仪器分析”课程的内容设计以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岗位职业标准选择教学内容,突出课程对后续课程的实用性、技术性、普适性、综合应用性。以方法模块为依托划分为电位分析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吸收光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分析法等六个模块,每个模块选取来自生活、生产实际的实训项目为载体设置教学单元。在制药企业生产一线要用到生产用水、清洗用水等需要测定水质的p H值,因此采用项目为液体制剂车间生产用水p H值的测定为载体融入理论和实践内容。由于这个内容较为简单,实际中应用也不多,安排学时较少。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可测定物质含量,也可以确定物质结构和对物质做定性分析,在制药企业生产和科研岗位以及药品检测中心使用较多,因此需要多安排一些课时。红外吸收光谱主要是能解析红外谱图,获得官能团的基本信息,推导典型未知物的可能结构,用在新药研制方面比较多,对于生产一线的员工实用性不太强,可以适当少安排些课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气相-液相-质谱联合使用较多,这三个模块的内容可融合在一起授课,药品生产中使用有机化合物较多,对有机物含量等进行分析,因此多安排一些课时。总之,授课内容的安排根据“理论够用,增加实践”的原则来安排。普高入学的全日制在校生“仪器分析”课程是理论和实践各36个学时,全日制社会人员主要以实训项目为主,在实训项目中穿插仪器分析的理论知识,学生在完成每一个实训环节时都能获取经验性知识(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