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上市及在研6-无氟喹诺酮类药物[9]》

《表1 上市及在研6-无氟喹诺酮类药物[9]》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6-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药理学及临床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992年,Ledoussal等[8]首先报道了喹诺酮母核C-6位无氟(或脱氟),但具有良好体外抗菌、抑酶(细菌DNA促旋酶和/或拓扑异构酶IV)活性的6-无氟喹诺酮系列化合物,并指出C-6位氟代并非喹诺酮类高抗菌活性的前提,且C-6位脱氟后致遗传毒性相对减弱,较氟喹诺酮类安全性更高。因而提出只要母核7位碳(C-7)上连有适宜取代基团,完全可能筛选出抗菌活性可与6-氟喹诺酮媲美的新型6-无氟喹诺酮。此后,6-无氟喹诺酮类的开发价值逐渐受到各国药物研发机构的重视,一系列8-卤素-6-H喹诺酮类化合物获得专利,继而8-甲基-6-H喹诺酮类及C-7位上有独特芳基取代基的新型6-无氟喹诺酮类药物先导物相继被报道[1]。2007年,富山化学工业/大正制药联合开发的首个6-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加雷沙星在日本上市。该药在临床应用中表现出优良的抗菌疗效及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此后,又有多个在研6-无氟喹诺酮类药物品种相继进入临床或临床前研究阶段,这些品种的基本情况参见表1。鉴于6-无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发展空间,本文针对新型6-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医药工作者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