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水环境治理视角的采矿废弃地景观恢复效果对比》

《表2 水环境治理视角的采矿废弃地景观恢复效果对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欧洲采矿废弃地景观恢复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塌陷型采矿废弃地景观恢复过程中,水污染的扩散性和不可逆性问题是被重点考虑的因子[22-23]。水环境是被重点考虑的景观因子之一。法国的沙博-拉图尔矿场(ChabaudLatour),将塌陷后的矿山废弃地中引入自然水体补充自然降水位,形成140多公顷的人工湿地;德国的卢萨蒂亚(Lusatia)矿区,发挥其“湖地”特征,在矿山塌陷废弃地打造为21个湖泊景观[24];二者均通过种植芦苇、浮萍、水葱、蒲草和水杉等植被群落净化水体,将原有矿渣堆打造成为生态斑块,将生态系统维持在稳定状态,从而较大程度地改良了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取得了较好的恢复效果(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