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

《表3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农业面源污染研究方法与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通过多年研究,杨林章等[66]系统提出了“源头减量—过程阻断—养分再利用—水体修复”的“4R”技术体系(表3)。其中从“过程阻断”体系出发的拦截控制技术(如,植草沟、植被缓冲带和植物篱等)在农田面源污染控制方面最为普及,具有成本低、效率高、规模小和易操作等特点。通过种植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篱作物进行田间径流的物理拦截,达到削减泥沙与肥料中氮磷等污染物的流失作用,是最为简单、最自然的控制技术。以上技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工程对污染物进行拦截或净化,以减少水体的污染物量。面源污染物的末端控制,主要通过土壤、人工介质、植物以及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对污水进行收集处理后排放,是面源污染控制的最后关卡。水生高等植物在处理农田面源污染物时有较强的吸附净化能力,因此,通常在流域主要出口建立人工湿地系统。由于建设人工湿地与景观绿地规模大、成本较高,常被应用于大规模的面源污染治理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