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不同方法下两企业吨钢碳排放责任核算结果》

《表3 不同方法下两企业吨钢碳排放责任核算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基准值的碳排放责任核算方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tC O2/t

基于上述数据,分别按照生产者责任法、消费者责任法、中国碳市场现行方法以及基准值责任法对两企业的吨钢碳排放责任进行核算,如表3所示。生产者责任法仅计入了两厂由于化石燃料燃烧所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得到两厂的吨钢碳排放责任相近,分别为1.66 t CO2/t和1.65t CO2/t,A钢厂略高,Y钢厂更加“低碳”。基于消费者责任法,全过程的碳排放责任由下游消费者承担,两厂的碳排放责任均为零。中国碳市场现行的核算方法在生产者责任法的基础上计入了电与热的间接碳排放,得到两钢厂的碳排放责任分别为1.80 t CO2/t和1.76 t CO2/t,仍然是Y钢厂更加“低碳”。而基于基准值责任法,两钢厂的碳排放责任分别为-0.02 t CO2/t和0.06 t CO2/t,A钢厂更加“低碳”,且其碳排放责任为负,说明在考虑了原材料消耗以及能源消耗的情况下,A钢厂的生产效率要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其可出售这部分碳排放权从而得到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