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土坡破坏过程中的剖面形态一览表》

《表3 土坡破坏过程中的剖面形态一览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强降雨下无黏性土坡破坏的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由图4可知,在同一法向应力(200 k Pa)条件下,饱和试样S6,S7和S8在经历3~4 mm的剪切位移后,产生的超静孔隙水压力逐渐减小,并在继续剪切11~12 mm后超静孔隙水压力逐渐增加,说明3个饱和试样均表现出剪胀效应,即剪切过程中由于土颗粒空间位置的调整导致孔隙体积增大而引起超静孔隙水压力的降低。值得注意的是,饱和试样S6,S7和S8由于剪胀效应引起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减小量(-Δu)具有明显的差异,具体为,表明随着颗粒尺寸减小和细颗粒含量的增大,土体的剪胀效应在减弱。由此可推断,在强降雨条件下,土质边坡物质组成中颗粒尺寸越小且细颗粒含量越高,那么在剪切破坏过程中由于剪胀效应导致产生的超静孔隙水压力降低幅度越小。根据Mohr-Coulomb强度准则,超孔压的存在使得土体抗剪强度下降并导致土坡滑动破坏。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本文环剪试验的法向应力远大于水槽模型试验中砂土的自重应力,但是表现出来的剪切行为却说明土颗粒尺寸和细颗粒含量在土坡破坏模式中具有关键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