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仿真参数:唐山地区角结膜肿物1701例组织病理学分析》

《表2 仿真参数:唐山地区角结膜肿物1701例组织病理学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唐山地区角结膜肿物1701例组织病理学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本研究统计角结膜肿物发病率最高为翼状胬肉,左眼、右眼及双眼的发病率分别为36.5%、34.8%、28.6%,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发病年龄>30岁,平均年龄53岁,工作多以务农或有长期户外工作经历为主。有研究表明江苏省阜宁县50岁及以上人群翼状胬肉患病率较高,高龄、低教育程度、较长户外工作时间是翼状胬肉患病的危险因素[1]。翼状胬肉为睑裂部球结膜增生呈三角形样侵犯角膜的一种良性病变,因其外形状如昆虫的翅膀而得名。在临床上,翼状胬肉较易被发现,任其生长不仅影响美观,若侵犯角膜会对视力造成一定影响,即使切除,也可能留下薄翳,如果白内障患者欲行手术治疗也应先行切除翼状胬肉以免影响手术效果。此病可以侵犯角膜,且有复发可能。有研究认为翼状胬肉的复发与患者胬肉的组织病理关系密切,鳞状上皮增生者复发率相对较高[2],基质层多以增生为主要表现的翼状胬肉在临床中较易复发[3]。因此,翼状胬肉术后组织标本病理检查结果对于术后分析翼状胬肉复发概率、确诊早期结膜恶性肿瘤患者有肯定的临床意义[4]。本文统计翼状胬肉复发患者占少数,但在光镜下观察上皮及基质层纤维血管均有不同程度增生表现(图1,2),是否与复发相关需长期随访观察。本文统计良性病变第二位为眶脂肪脱垂,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在30岁以上,60岁以上的患者占多数。原发性结膜下眶脂肪脱垂指无明确的眼部或全身原发性疾病,无明显诱因眶内脂肪向结膜下疝出,属于退行性病变,多发生于中老年肥胖患者的眼眶颞侧,以双侧发病居多[5]。本文统计左眼、右眼及双眼的发病率分别为32.9%、31.7%、35.4%,组织病理学改变多为成熟的脂肪组织(图3)。本研究统计中部分患者具有脂肪瘤病病史,诊断脂肪脱垂时要与结膜脂肪瘤或脂肪瘤病鉴别,可以通过临床上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身体其他部位脂肪瘤样病变,检查肿物是否有可复性,组织病理学改变上观察肿物是否有包膜存在,CT检查观察脂肪是否与眶内连续或者为单独包块形成三者相结合进行诊断。本文统计良性病变第三位的单纯囊肿,是结膜好发的肿物,主要为潴留性囊肿(图4),位于黏膜下,圆形或椭圆形,半透明状,单眼多发,性别,年龄无特异性,同时囊肿类病变还有表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发病率相差不多,皮样囊肿多为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多见于30岁以下患者,组织病理学改变与表皮样囊肿区别在于多见皮肤附属器结构。本文统计色素性病变,可分为皮内痣、混合痣、幼年性黑色素痣、交界痣,患者年龄多在30岁以下,且混合痣发病率稍高。混合痣多发于泪阜结膜,临床多以痣颜色加深变大就诊,组织病理学改变多伴随上皮岛及黏液囊肿形成及炎症反应,炎症刺激使痣细胞或黑色素细胞产生较多黑色素,致使其外观改变。本文统计皮样脂肪瘤较皮样瘤多发,均多发生于30岁以下患者。皮样瘤大多出生时已存在,位于角结膜交界处或外眦角,颜色灰白灰红,表面平滑或粗糙,质韧橡皮样,其上可有毛发长出。皮样脂肪瘤往往成年后才被发现,好发于外眦部附近的结膜下,质软,梭形呈分叶状,颜色灰白灰黄,推之可移动。组织学上,二者均被覆复层上皮,均具有皮样附属器结构,皮样脂肪瘤的上皮通常更薄,并具有深部脂肪较多的特点。同时,皮样脂肪瘤要注意和脂肪脱垂鉴别,皮样脂肪瘤多为单眼颞侧发病,伴泪腺脱垂少见;原发性结膜下眶脂肪脱垂多见于中老年患者的眼眶颞上象限,双眼发病居多,多伴有泪腺脱垂,CT可明确这两种病变的范围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对两种疾病的诊断及鉴别具有重要意义[5]。本文统计鳞状细胞乳头状瘤均发生于结膜,有50%发生于泪阜结膜。临床上“乳头样”外观和其特征性的组织病理学改变较易诊断,但是部分患者的镜下改变伴随着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且因眼部特殊结构较易复发,需长期随诊。其他良性病变还包括黏膜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毛囊皮脂腺来源肿物(毛母质瘤、皮脂腺增生)、血管性病变及神经源性肿物。虽然这些肿物少见,但是在临床诊断中也是需要作为鉴别诊断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