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变量说明:后脱贫攻坚时代城市家庭如何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基于贫困脆弱性视角的实证研究》

《表1 变量说明:后脱贫攻坚时代城市家庭如何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基于贫困脆弱性视角的实证研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后脱贫攻坚时代城市家庭如何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基于贫困脆弱性视角的实证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表3是城市家庭贫困情况及其贫困脆弱性整理结果,可以发现,贫困脆弱性家庭比例明显高于贫困发生率。这一方面表明贫困脆弱性不仅覆盖绝对贫困群体,还包含潜在贫困群体;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国城市目前是慢性贫困与暂时性贫困并存,且暂时性贫困现象更为严峻。2.93%的贫困率和19.38%脆弱率表明除了极端贫困外,还有更多城市家庭徘徊在贫困边缘却难以察觉,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这类潜在贫困的范围还将进一步扩大,城市贫困将成为未来贫困治理的长期趋势。从贫困脆弱性识别上来看,1.05%的城市家庭(占贫困家庭35.90%)显露出持续贫困迹象,而1.88%家庭(占贫困家庭64.10%)的贫困状态属于暂时性。由此反映出后脱贫攻坚时代我国城市贫困现象和贫困群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相比于慢性贫困,暂时性贫困群体更普遍存在于城市社会中,并不断蔓延和固化,成为当前城市居民共赴小康的巨大隐患。这个结论的出现也揭示,除传统无业的生存型贫困群体外,城市中还存在更多生活型和发展型贫困群体。虽然这部分群体有工作,但劳动投入边际报酬的下降使得他们工作收入在本质上是一种“内卷化”增长,因而越忙越穷,无法彻底摆脱贫困陷阱,成为典型的潜在暂时性贫困群体。此外,在非贫困家庭中还有18.33%的群体被识别出贫困脆弱性,这表明我国后脱贫攻坚阶段的脱贫效果可持续性欠佳,即城市中始终存在部分家庭的非贫状态无法得以保障并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