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皖浙交界晚中生代花岗类岩体代表性样品的主量(wt%)和微量元素(×10-6)含量》

《表1 皖浙交界晚中生代花岗类岩体代表性样品的主量(wt%)和微量元素(×10-6)含量》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江南造山带东段皖浙交界附近晚中生代花岗岩类的年代学、地球化学与层圈相互作用讨论》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的分析结果见表1。与江南造山带东段绝大多数地区类似,区内出露的晚中生代花岗岩类也主要包括早、晚两期:早期形成的以花岗闪长岩成分占优,其次为石英二长岩、二长花岗岩。它们的成分变化范围较广,Si O2含量主要介于约62.0%到约72.0%区间,少数偏酸性样品的Si O2含量甚至高达75.0%以上(白玉玲等,2015)。这些侵入岩在构造环境判别图上都投在岛弧环境,考虑到该区中生代远离可能的俯冲带(如中国台湾中央山脉东侧的玉里带,曹荣龙等,1990),不具岛弧条件,说明它们的地球化学特征可能是继承了岩浆源区的性质。区内栈岱头花岗闪长岩体属于此类,该岩体以低硅(Si O2=65.32%)、高钙(Ca O=4.30%)和镁(Mg O=2.11%)、贫碱(Na2O+K2O=6.33%)和低Fe OT/Mg O比值(1.95)为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