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学院路街道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整体社会网络密度变化》

《表2 学院路街道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整体社会网络密度变化》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单位社区再组织化的网络建构逻辑——对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街道的案例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根据调研数据作者自制

首先,网络层次的有效性。根据网络的组织数量、合作层次和密度等指标看,学院路基层治理的组织网络正在逐渐发展。以地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为一个整体网络,委员会成员单位不到一年时间由最初的39家扩展到58家,不少企事业单位、非公企业主动联系街道加入委员会,网络成员规模逐渐扩大,形成了相互认识网络、意见咨询网络、资源共享网络和活动联办网络四种主要网络类型。从整体网络分析数据可以看出,网络密度逐渐加强(见表2)。网络密度反映了网络成员之间的联结程度,它是指一个网络中各节点之间联络的紧密关联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表征着这个网络中关系的数量与复杂程度。网络密度的最大取值为1.0。由表2数据可知,单位社区的封闭性与屏障已经逐渐打开,街域内各类组织间从嘘寒问暖式的互动关系已经逐渐走向更高层次的合作发展关系,多维关系逐渐增强并得以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