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非奈利酮、依普利酮和螺内酯药物特点和临床应用比较》

《表1 非奈利酮、依普利酮和螺内酯药物特点和临床应用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非奈利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健康人体内进行的一项关于非奈利酮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非奈利酮主要在肠壁和肝脏中被CYP3A4代谢,绝对生物利用度为43.5%[14]。健康人在口服非奈利酮片剂后,测得其血浆半衰期约为2 h,明显低于依普利酮的半衰期(健康人3~5 h,CHF患者4~6 h)[15]及螺内酯(健康人>12 h,CHF患者>24 h)的半衰期;啮齿动物的定量全身放射自显影显示,非奈利酮均匀分布于心脏(4 409μg-eq/L)和肾组织(3 782μg-eq/L),而螺内酯和依普利酮在肾脏的药物浓度分别是心脏的6倍和3倍[13]。尽管血浆半衰期相对较短,但非奈利酮的作用时间相对较长[16];一项在轻中度肝损伤的患者中进行的研究显示,轻度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服用非奈利酮后,未观察到其药时间曲线下面积或最大血浆浓度有明显变化,所以非奈利酮在轻中度肝损伤患者中是安全的[17]。而一项在轻、中、重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进行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非奈利酮通过肾脏代谢的作用很小,肾功能的损害对非奈利酮的最大血浆浓度无显著影响[18]。非奈利酮、依普利酮和螺内酯主要药物特点和临床应用比较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