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 基于不同部位建立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与其他模型参数的比较》

《表6 基于不同部位建立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与其他模型参数的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夏玉米不同部位干物质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的构建及对产量的估计》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a和b为模型参数。

与之前玉米、小麦和水稻作物上基于不同部位建立的氮浓度稀释曲线一致[9,19,34],基于LDM和SDM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与基于PDM的模型建立基本一致。2个品种各部位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的决定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在不同年份间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因此,可以用于对关中地区夏玉米氮素的诊断方法。在作物中使用不同的植物指数和氮浓度的关系,而不是单独使用PDM,有利于增进对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概念的理解[22]。对本文建立的基于不同部位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和已经发表的不同指标下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做综合性的比较。在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中,参数a代表单位生物量氮浓度;参数b代表临界氮浓度,随地上部干物质的增加而递减。与前人研究结果相比(表6),植株临界氮浓度曲线的结果接近陕西关中地区参数a的范围2.14~2.25,参数b的范围0.14~0.31,这2个参数的值低于已有的其他模型[37-38],进一步说明已有模型在关中地区不适宜,需要建立属于本生态环境下全面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2个品种植株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a值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参数a受到品种的影响。强生才等[28]对不同降雨年型下植株临界氮浓度曲线的建立指出参数b会随降雨年型的改变而改变。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补充了该地区模型在玉米品种建立上的缺失。同一个试验中基于玉米不同部位建立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表明,基于LDM临界曲线参数b值最小,说明叶片作为主要代谢器官的重要生理作用,这一结果与在水稻研究中[22]的结果一致。同时,基于SDM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参数b大于基于LDM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的b值,这表明玉米的茎氮浓度低于叶片氮浓度,而其稀释速率高于叶片的稀释速率,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茎叶比引起的,营养生长期间玉米叶片作为主要的光合器官,大量的氮素从植物的结构组分(茎)转运到代谢组分(叶)以需要维持一定的氮浓度保证光合作用运行,导致叶片氮浓度的缓慢下降[39]。在玉米不同器官氮积累变化的研究中发现,叶片氮浓度始终高于茎,并且随着干物质转运过程的发生而变化,从而造成了茎氮浓度稀释速率高于叶片[40-41]。基于小麦和水稻LDM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也得出了几乎相似的b值[14,23]。同时氮高效品种与氮低效品种叶片参数a和b值相似,氮高效品种茎和植株的参数a值低于氮低效品种,而茎和植株的参数b值高于氮低效品种。与不同玉米品种研究结果相似,a和b值的变化方向是一致[42],本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造成氮效率的差异主要来自于茎的差异而不是叶片。这可能反映了氮高效品种的茎中氮素高的稀释速率,一方面与其干物质的快速积累有关,另一方面反映出氮素在不同器官的分配,氮高效品种在营养生长阶段高的茎氮素稀释速率,保证转运到叶片更多氮素以维持光合作用,Chen等[43]的结果指出,与氮低效品种相比,氮高效品种具有较高的茎的氮转运效率。氮高效品种干物质及氮素在各器官的分配使得其能够在较低的氮素需求下实现高产。玉米基于茎干物质建立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仍是一个空白,本试验证明基于SDM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可以用于玉米氮营养诊断,参数a比其他作物(小麦和水稻)要小,这也是造成本地区整株植株水平参数a偏低的原因[37],参数b与其他作物上相似,对于不同的氮效率品种来说,b值差异显著,可以用于品种间的氮营养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