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9 2015年民族8省区城镇化水平排序 (单位:%、位)》

《表9 2015年民族8省区城镇化水平排序 (单位:%、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新时代民族地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进展、问题及对策——基于2013~2016年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卷调查的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数据来源:依据《中国统计年鉴2016》整理得到。

对民族地区而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一次规模巨大的资源配置活动,无论是资金、专业设备和技术、理念与管理方式,还是驻村干部和社会帮扶队伍,这些资源的密集投放,对民族地区的城乡社会治理造成了重大影响。一方面是增强了贫困地区的脱贫能力和发展活力,另一方面也干预了原本的社会运行状态和结构。因此,扶贫效率必须得到高度重视。从目前来看,民族地区的扶贫效率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扶贫项目实施进度失衡,硬件扶贫投入比重很大,但是扶智、扶技、扶观念等方面的项目实施力度相对较小。第二,大量扶贫项目存在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问题。在产业扶贫中,盲目追求规模,动辄种植面积就是千万亩,但对于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并未做准确分析。第三,扶贫项目的质量监管和进程管理不足。第四,精准扶贫中难以做好扶贫资源的配置,导致部分地区出现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之间的对立和攀比,以及不同民族之间在是否获得某项扶贫资源中的攀比。第五,大量驻村干部和社会扶贫队伍的进入,对民族地区原有的群体关系、居民关系、干群关系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小部分干部在精准扶贫过程中的不作为、乱作为,以及社会扶贫组织的无序参与,反而恶化了原有的社会关系结构和网络,给当地稳定和谐发展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