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L9(34)正交实验结果》

《表2 L9(34)正交实验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粗毛纤孔菌液体发酵工艺优化及胞外多糖的抗菌和抗肿瘤活性》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单因素筛选结果的基础上,以葡萄糖、酵母粉、MgSO4·7H2O+KH2PO4及VB1作为参考因子,进行了4因素3水平L9(34)的正交实验,以确定各因素的最佳用量,结果见表2。各因素对菌丝体产量的影响主次顺序为A>B>D>C,对胞外多糖影响的主次顺序为A>B>C>D,根据粗毛纤孔菌菌丝体产量,最优发酵培养基配方组合是A3B2C1D2,根据胞外多糖产量的筛选的最佳培养基组合是A3B2C2D1。一般情况下,菌丝体产量越高,菌丝代谢越旺盛,胞外多糖产量越高[23],因此同时选择了两个参考指标。正交优化后菌丝体和胞外多糖产量出现了不同的最佳培养基组合,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胞外多糖产量,且通过组合实验验证,培养基组合是A3B2C2D1比培养基配方组合A3B2C1D2多糖的产量要高,分别为127、116 mg/100 m L。因此最终确定粗毛纤孔菌产多糖的最优培养基组合为A3B2C2D1:葡萄糖35 g/L,酵母粉10 g/L,KH2PO41.5 g/L,Mg SO4·7H2O1.0 g/L,VB10.05 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