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1919—1949年河北省立北平女子职业教育讲习所学科情况》

《表4 1919—1949年河北省立北平女子职业教育讲习所学科情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清末民初京畿地区京绣官方培训模式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实业学堂开设京绣作为学生未来的职业技能。遵循“以忠孝为敷教之本,以礼法为训俗之方,以练习艺能为致用治生之具”。除了京绣科目外,还要学习普通科目,诸如修身、中国文理、算术、体操、历史、地理、格致等科目。通过学习“使知从事于职业,养优美之本能,知劳动为神圣”[20]244。例如北京豫教女学堂作为中国官办第一所以京绣为专业的工艺美术学校。最为知名的妇女职业学校是民国八年(1919年)成立的直隶妇女传习所,该所设在天津北马路龙亭旧地,由原直隶省实业厅创办,宗旨为“养成女子职业人才,俾为地方服务,实行普及职业教育以增进社会生产之效率”[21]。开办刺绣、编织、桑蚕三班。1928年,直隶省改称河北省,该所也随之易名为河北省妇女职业传习所,并于第二年移至北平市地安门外西黄城根[22]。“1932年……增设图绣一班,定为三年毕业……所招收学生,津埠居主,后实业厅通令每县考送学生2名,以女子高小毕业为合格,分期考送,周而复始,培养了很多毕业生回本县工作,为本地的手工业发展注入了新力量”[23]。讲习所规模不断扩大,招收学生由原本20余人扩展到300多名,虽历经战争,学校仍坚持开办,是中华女子学院(现办学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的前身。如表4所示的学科设置[24],体现了刺绣人才的培养走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刺绣工艺学习;第二阶段是设置为图绣,以绘图教学促进刺绣的二次创作;第三阶段设置缝绣,分为初级缝绣和高级缝绣,懂得服装设计,从而实现刺绣装饰与服装设计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