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表1:南极特别保护区体系:现状、问题与建议》

《续表1:南极特别保护区体系:现状、问题与建议》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南极特别保护区体系:现状、问题与建议》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保护区类型为上文所述的A-H类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区域。N/A表示为无官方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为南极条约秘书处网站:http://www.ats.aq/e/ep_protected.htm,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网站:http://chinare.mnr.gov.cn,与凌晓良等(2008)。

《议定书》附件五第3.2条规定,“缔约国应设法在系统性环境地理框架内确定具有特定特征和价值的地区,并将其列入南极特别保护区体系”。2012年,基于前期“环境域分析(Environmental Domains Analysis,EDA)”技术工具的开发,结合南极地区生物地理学分析数据,澳大利亚、新西兰与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ientific Committee on Antarctic Research,SCAR)开展联合研究并将南极地区分为15个生物学上极具代表性的无冰区域,称为南极保护生物地理区(Antarctic Conservation Biogeographic Regions,ACBRs),包括南极大陆与南极条约区域内的岛屿(Morgan et al.,2007;Terauds et al.,2012)。2016年经进一步研究,又将ACBRs扩展为16个,依次为:(1)东北南极半岛(North-east Antarctic Peninsula);(2)南奥克尼群岛(South Orkney Islands);(3)西北南极半岛(North-west Antarctic Peninsula);(4)中南南极半岛(Central South Antarctic Peninsula);(5)恩德比地(Enderby Land);(6)毛德皇后地(Dronning Maud Land);(7)东南极(East Antarctica);(8)北维多利亚高地(North Victoria Land);(9)南维多利亚高地(South Victoria Land);(10)横贯南极山脉(Transantarctic Mountains);(11)埃尔斯沃思山脉(Ellsworth Mountains);(12)玛丽伯德高地(Marie Byrd Land);(13)阿德利地(Adélie Land);(14)埃尔斯沃思高地(Ellsworth Land);(15)南南极半岛(South Antarctic Peninsula);(16)查尔斯王子山脉(Prince Charles Mountains)(Terauds et al.,2016)。ACBRs可作为系统性环境地理框架内识别ASPAs的动态模型,已成为研究南极环境保护、南极治理与政策的重要指导性工具(Shaw et al.,2014;Hughes et al.,2017;ASOC,2019;Wauchope et al.,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