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显著关联SNP位点的优异等位变异在群体中的分布》

《表3 显著关联SNP位点的优异等位变异在群体中的分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不同氮素条件下黄淮麦区小麦株高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对与株高显著关联位点的优异等位变异(矮秆类型)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AX-109857753-1B的优异等位变异为GG,69.4%的品种中含有此等位变异,平均株高65.7 cm。大多来自北京、山东、陕西、山西品种和少数河南品种,如'洛旱6号'、'洛旱13号'、'洛麦23号'、'郑麦9023'、'新麦11号'和'新麦20号'不含此等位变异,其平均株高近72 cm。AX-111530205-2A的优异等位变异TT在群体中的存在频率仅12.6%,平均株高为63.6cm,只有极少数河北、河南和陕西品种中存在,说明该位点在育种中尚未被广泛选择利用,可能具有较大的育种价值。AX-109856351-2B优异等位变异TT在群体中的频率高达93.02%,可在绝大多数品种中检测到,平均株高66.8 cm,只有少数来自于山西的品种,包括'长4738'、'运旱22-33'、'运旱618'、'晋太170'、'太10604'、'晋麦47'、'晋麦79'和'临旱6号'未检测到该等位变异,平均株高为79.6 cm。76.99%的品种含有AX-109880021-4D优异等位变异TT,大多来自于河北的品种,包括'石4185'、'石家庄8号'、'石麦15'、'石麦19'、'石优20'、'石麦22'、'冀麦38'、'冀麦585'、'冀麦32'、'冀麦418'、'冀麦120'、'冀麦518'、'衡观35'、'衡136'、'衡6632'、'科农1002'和'邯6012',不含该优异等位变异,平均株高为70.7 cm,表明该位点在河北还尚未被强烈选择利用。携带AX-111545041-6B的优异等位变异GG品种的平均株高为66.1 cm,较其高秆等位变异(67.6 cm)矮1.5cm,而且该优异变异在仅在少数品种如'洛麦21'、'石家庄8号'、'冀麦738'、'师栾02-1'、'鲁原502'、'长6878'、'郯麦98'、'小偃22'、'西农538'、'周麦16'等中存在,频率仅为14.75%,尚存在较大的选择利用空间。AX-108824683-7D优异等位变异为CC,平均株高66.8 cm,94.57%的品种中含有此优异等位变异,表明该优异等位变异已被强烈选择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