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全国2011—2017年桑蚕一代杂交种生产经营情况》

《表1 全国2011—2017年桑蚕一代杂交种生产经营情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贵州桑蚕良种繁育现状与展望》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我国蚕种场生产设施陈旧,基础条件落后;生产经营规模小,产能严重不足;人员负担沉重,科技力量薄弱;蚕种生产经营脱节,由于桑蚕种子贮藏保质期的特殊性,市场风险大;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多元化拓展的技术支撑等问题,导致我国蚕种场整体劳动生产率和资产利用率较低,经济效益较差,除广西、广东和云南外,其他省份的蚕种场基本处于亏损状态[14]。据不完全统计(表1),全国2011—2017年桑蚕一代杂交种生产累计5 737.97万张,销售蚕种5 701.35万张,固定资产投入51 321.91万元,销售蚕种总产值244 365.61万元,生产成本244 732.89万元,亏损2 862.89万元[15]。蚕种生产中固定资产及原蚕基地的基础建设和配套设备设施投资较大,效益低。为此,需要加大桑蚕良种繁育项目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特别是贵州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进度相对滞后、育繁推一体化生产优质蚕种供应能力严重不足,导致桑蚕良种繁育方面的关键技术集成难以得到提升、技术推广应用能力不足等问题。实现桑蚕良种育繁推一体化,可有效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科技创新与推广脱节、应用性研究创新、成果转化推广等问题,助力蚕桑产业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