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研究区农田监测样点弃耕行为模式统计》

《表4 研究区农田监测样点弃耕行为模式统计》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弃耕行为对亚热带农田土壤有机质时空变化作用机理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研究区205个研究样点中具有弃耕行为的样点173个,占总数的84.39%。不同弃耕行为样点数量差异较大,从多到少依次为:年轮弃耕(31.71%)>长期弃耕(27.32%)>季节弃耕(18.54%)>调整弃耕(6.83%)(表4)。其中季节弃耕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南部的滨海平原地带,该地区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且降水丰富,适于农作物耕种。年轮弃耕则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的河流冲积平原地区以及北部的丘陵地区,该地区旱地偏多且人口较少,但地势相对山地较为平缓,年轮耕种制度显著。长期弃耕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丘陵-台地-山地区,且由丘陵向山地,随着海拔高度增加农田长期弃耕数量也逐渐增加,该地段地形复杂,耕作条件差且劳动力少,被动弃耕明显。而调整弃耕在研究区分布较少,主要分布在陆河县东部的丘陵、台地区,大多由旱地转变为果园、水田转变为茶园等(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