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某边境省会一普通中学任课教师学历结构表》

《表2 某边境省会一普通中学任课教师学历结构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兴边富民行动中的扶志与扶智:现状、问题及对策》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2019年夏天,笔者分别前往新疆塔城、云南文山、内蒙古锡林郭勒、吉林延边等边境地区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在部分干部和边民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缺志少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工作思路问题。一些边境地区的扶贫干部重物质扶贫,轻扶志和扶智,使一些边民贫困户形成依赖政府发钱发物等靠要消极思想,甚至一些贫困户自己都“懒得去”领政府部门发放的粮、油、钱等慰问品,而是让驻村的扶贫干部代其领取并送到家里;个别边境地区还存在将部分扶贫资金按人头平均发放等简单化处理问题现象;部分干部追求扶贫项目“短平快”,热衷于向边民贫困户发放鱼苗、猪崽、果树苗、羊羔、驴驹等,结果形成“年年栽树年年荒,年年栽在老地方”的恶性循环现象。第二,缺志问题。表现为一些村民志向不高、志气不强、彼此之间互相盲目攀比,为了得到政府帮扶的各种实惠,争当贫困户;一些贫困户不种地、不养猪,就等国家给其发钱发物;部分贫困群众宁可自家土撂荒,也不愿流转给别人耕种,主要原因就是不愿意看到别人因勤劳发家致富。第三,少智问题。一些边民不去勤劳致富,而是喜欢钻扶贫政策的空子,觉得政府给的钱和东西不要白不要,想方设法骗取帮扶实惠。第四,赡养老人问题。一贫困户有一个儿子、四个女儿都住在本村,但他看病却不找自己的子女帮忙,专找驻村的扶贫干部,将贫困户子女赡养老人的义务推给扶贫干部。部分边民因缺志少智,影响到兴边富民行动的成效。第五,边境学校师资力量薄弱。一些边境地区中小学在师资学历结构方面与非边境地区中小学存在明显差距。笔者选取边境民族地区的一所民族中学与该地区省会一所普通中学任课教师学历结构对比,发现边境地区的民族中学有硕士学位的师资比省会中学低32个百分点,还存在有本科学历无学士学位及专科学历教师任课的现象,两者比例高达77%,详见表1和表2。笔者再选取边境民族地区一所民族小学与省会一所普通小学进行任课教师学历结构对比,发现其本科学历任课教师的比例比省会普通小学的本科学历任课教师的比例低42个百分点,其中50%的任课教师的学历是专科与中专。由此可见,边境民族地区中小学的师资水平与非边境地区中小学师资水平之间存在明显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