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1970—1980年美国国内各地区非农就业增长率》

《表2 1970—1980年美国国内各地区非农就业增长率》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当代美国的政党政治极化:动因、走向与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U.S.Department of Labor,http://www.dol.gov/general/topic/statistics/geography。

首先,当代美国国内经济和产业结构变迁导致的社会利益冲突是新政时代东北部—南方主导性政治联盟瓦解和两党对等极化格局产生的首要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先是因越南战争引发通货膨胀和财政赤字,后又因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而使其“金元帝国”风光不再,甚至造成一次经济危机。(1)所有这些困局反映出当代自由主义的经济发展模式走到尽头、美国经济竞争力———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现代制造业优势———已大不如前。结果是,当代美国开启了一项不可逆转并影响至今的经济进程———去工业化(deindustrialization)。这一进程对多元化的国内社会利益产生了明显的差异化影响,其中作为制造业中心的东北部遭受的打击最为严重。在纽约、宾夕法尼亚、伊利诺伊及密歇根等传统制造业大州,工人的就业情况比南方糟糕许多,工厂倒闭成为普遍现象(见表2)。(1)整个20世纪70年代,东北部制造业就业岗位缩水56.7万个,某些地区的情况甚至比大萧条时还糟糕。(2)到1980年时,东北部制造业人口占全国的比重由1940年的三分之二降至一半。(3)与东北部相反,南方工业化起步不久、起点更高,工业经济更多以新兴高科技企业和国防军工产业为主,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反而变得更为繁荣。(4)基于这一现实,越来越多的财富五百强企业逐渐告别东北部老旧的“铁锈地带”,选择落户南方新兴的“阳光地带”。(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