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败酱草别名及出处:败酱本草考证》

《表1 败酱草别名及出处:败酱本草考证》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败酱本草考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败酱作为药材最早收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中品,一名“鹿肠”[2];至魏晋时期,《名医别录》云:“一名鹿首,一名马草,一名泽败。”[3]到了唐代,《外台秘要方》记载的“木占斯散”,组方用到了“败酱草(一两)”[4],首次出现败酱草一名,《刘涓子鬼遗方》称木占斯散为“消痈排脓之散方”,并记载:“若痈及疽之不能发坏者,可服。疮未坏,去败酱。已发脓,纳入败酱。”[5]其排脓之功效与今日之败酱功效相同。至宋代,《卫济宝书》提到了“赵侯须散”:“赵侯须即败酱草。”[6]《妇人大全良方》称“苦蓍”[7]。至元朝,《珍珠囊补遗药性赋》记载:“苦荠菜,酸酱草。”[8]到了明代,《普济方·针灸门》云:“酸酱。”[9]《本草品汇精要》又名:“酸益。”[10]《古今医统大全》称:“苦麻菜。”[11]直至《本草蒙筌》记载:“俗名苦菜,多生山谷中。”[12]其后李时珍又描述:“南人采嫩者曝蒸作菜食,味微苦,而有陈酱气,故又名苦菜,与苦荬、龙葵同名,亦名苦菜,与酸浆同名,苗形则不同也。”[13]据此认为败酱植物的名称出现混淆应从明代开始,李时珍的描述更加深了后人对于苦菜即败酱的误解。相继出现了如《本草乘雅半偈》所载“苦蕺”[14]、《本草易读》中“苦菜子”[15]、《张氏医通》中“苦蔗菜”[16]等别称,自清朝以来,败酱的名称逐渐分为两种,其中《本经逢原》[17]《医宗金鉴》[18]《药性切用》[19]等书籍称其为“苦菜”;而《女科证治准绳》[20]、《重订通俗伤寒论》[21]《时病论》[22]等书称其为“败酱草”。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