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因子探测器结果:基于地理探测器模型的中亚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表4 因子探测器结果:基于地理探测器模型的中亚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地理探测器模型的中亚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地形区因子用于NDVI空间分异的驱动分析;土地覆被类型用于NDVI变化趋势的驱动分析。

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别就NDVI空间分异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归因,因子探测结果如表4所示,不同因子按照对NDVI空间分异特征的解释能力排序:土壤湿度>湿日频率>降水量>土壤类型>潜在蒸散发>最高气温>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地形区>云量>高程>日较差。这也说明中亚地区地处温带面积最大的干旱区,水分因素主导该地区植被的空间分布状况,其次是土壤类型和潜在蒸散发以及气温。风险探测分析和交互作用分析结果如图5所示,NDVI随着降水频率和土壤湿度的增加而增加,然而NDVI对不同等级降水量的响应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这可能因为在中亚东南部帕米尔高原的高海拔区域,降水量较多,土壤水分含量较高,植被的生长将不再受水分因素的限制,反而气温开始主导植被的生长状况。NDVI随着潜在蒸散发的增加而降低。随着云量增加,NDVI也呈逐渐上升的态势。NDVI随着高程先增加后降低,高程在1 500~2 400 m之间(分区5)时,达到峰值,当高程大于2 400 m后,NDVI开始急剧下降。植被生长发育的过程往往不是影响因子单独起作用,而是多种影响因子协同交互作用。从图5(b)可以看出,交互作用最强的因子组合为高程和土壤湿度,它们双因子增强交互作用的q值为0.670。这说明高程的变化显著增加了土壤湿度作为自变量对NDVI的解释。同时降水量与大多数因子结合都能产生较高的q值。高程和潜在蒸散发组合体现了较强的非线性增强交互作用(潜在蒸散发∩高程=0.647>潜在蒸散发(0.464)+高程(0.155))。除此之外,高程与多数因子的非线性增强交互作用都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