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基于地理探测器模型的粤西地区粮食生产效率因子探测结果(q)》

《表3 基于地理探测器模型的粤西地区粮食生产效率因子探测结果(q)》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地理探测器与Tobit模型在粤西地区粮食生产效率及影响因子分析中的比较应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X1~X7为影响因子。

不同地区粮食生产投入量存在空间差异,因子探测器既能探测粤西地区粮食生产效率(Y)的空间分异性,也能探测各影响因子(X)对粮食生产效率空间分异性的解释力(q值)。设粮食生产效率为Y,粮食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农药使用量、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第一产业从业人口、农业机械总动力分别为X1、X2、X3、X4、X5、X6、X7,将研究区内不同地区的原始投入因子数据作降维和变换处理后,分别将X、Y导入地理探测器,q值越大表示自变量X对因变量Y的解释力(贡献力)越强,反之则越弱。经地理探测器因子探测,7个因子均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由结果(表3)可知,不同因子的贡献力q平均值为0.490,7个因子贡献力从大到小依次排列为:X7>X1>X6>X2>X3>X4>X5,即农业机械总动力(0.942)>粮食播种面积(0.661)>第一产业从业人口(0.617)>有效灌溉面积(0.587)>化肥施用量(0.235)>农药使用量(0.198)>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0.188)。影响粮食生产效率的第一主导因素是技术投入,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影响力是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的5倍,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的影响力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