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边境牧区的发展状况》

《表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边境牧区的发展状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西部边境牧区的经济社会政治发展水平与政策研究——基于新疆、西藏、内蒙古的区际差异》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新疆统计年鉴2019》和各县(市、区)政府网站,部分数据非2018年数据。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见表2)整理得知,新疆边境牧区发展情况具有明显的县域差异。与新疆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75元相比,阿克陶县、阿合奇县等超过30%的边境牧区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新疆平均水平,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有所展现。相比于新疆2018年13.9:40.3:45.8的生产总值构成,部分边境牧区的产业结构构成不合理、比例失调,具体表现在部分地区第一产业占比过高,例如,温宿县、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昭苏县、额敏县、裕民县、福海县的第一产业占比高达30%以上;部分地区第三产业占比过低,例如,伊吾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及哈巴河县第三产业远低于地区水平和全国水平,而阿合奇县和阿勒泰市等地的第三产业比例高达60%以上,但第二产业比重相对较低。三个产业不均衡同样限制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新疆24个边境牧区的牧业户数少则不足2000户,多则可达12000户有余,而牧民的经济状况与草场面积、草场生态和人口密度有直接关系,如伊吾县的草场面积有837.5万亩,而牧民户数只有1244户,该地区草场生态良好,地区经济实力较强;阿克陶县草场面积只有717.8平方千米,而牧民户数多达12310户,该地区经济实力较弱且发展相对滞后,草场面积与牧民户数的失衡极有可能引发草原生态问题,影响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牧业产值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占比,可以发现,新疆边境牧区的牧业在第一产业的占比很高,第一产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地区牧业的发展,例如,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和托里县的牧业在农林牧渔业中占比高达70%,其他牧业占比稍低的边境牧区依赖于农业和牧业共同推动发展。同时,在第一产业比重很高且牧业占比较高的地区,主要依靠牧业发展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例如,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昭苏县及裕民县等。总体上看,新疆边境牧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平衡,且南北疆差异明显,经济发展落后的边境牧区大多集中于南疆地区,针对新疆边境牧区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应因地制宜地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