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城乡共生体与共生环境之间形成的作用类型》

《表3 城乡共生体与共生环境之间形成的作用类型》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雄安新区城乡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构建及对策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城乡共生关系中城市和乡村是重要基础,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是城乡发展的终极目标,共生环境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整个社会环境是城乡共生环境,制度、政策、理念是城乡共生环境的显著要素,对城乡关系发展有着关键的影响。城乡间的共生模式反映的是城市和乡村之间能量交换和资源依赖程度,在动态演进的共生环境中不断变化,当城市和乡村的性质和共生环境发生改变时,城乡共生关系就会随之改变,即形成新的城乡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对城乡共生体的作用主要体现三个方面即积极、消极和中性,反之,城乡共生体对共生环境的作用也体现在这三个方面,两两组合,形成9种不同的类型[16],如表3所示。对于城乡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而言,城乡共生主体与共生环境是双向激励,城乡共生主体之间的产业链越长,能量交换越频繁,资源依赖程度越高,双向激励越强。区域政策制度环境、创新环境、生态环境发展越完善,越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实现城乡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