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固沙植物在不同地貌部位土壤含水量的差异性特征》

《表3 固沙植物在不同地貌部位土壤含水量的差异性特征》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青海湖东沙地不同植被恢复措施下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同一小写字母表示同一植物在不同地貌部位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具有显著差异(P<0.05);同一大写字母表示不同植物在同一地貌部位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具有显著差异(P<0.05)。

同一种植物在沙丘不同地貌部位的土壤含水量具有差异性,除乌柳丘顶的土壤含水量与迎风坡和背风坡的差异明显之外(P<0.05),其他植物在地貌部位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图2,表3)。小叶杨在迎风坡的土壤含水量相对较高,土壤含水量维持在2.03%~2.92%。樟子松在背风坡的土壤含水量最高,迎风坡的土壤含水量最低。乌柳在背风坡的土壤含水量最高,7月和9月背风坡的土壤含水量在4%以上,而丘顶的土壤含水量生长季始终处于最低的状态,8月丘顶的土壤含水量仅为0.99%。丘顶生长季的土壤含水量只有1.82%,而背风坡能达到3.42%。沙棘在背风坡的土壤含水量最高,迎风坡和丘顶的土壤含水量相当。沙蒿在各部位的土壤含水量的变化没有明显规律,整体表现为:背风坡的土壤含水量最低,迎风坡和丘顶的土壤含水量较高;土壤含水量的季节差异不明显,7月的土壤含水量最高,可达3.89%~4.25%,8月的土壤含水量最低。自然固定沙丘的土壤含水量最高,始终维持在3%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