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εCL20晶体中选定基团对声子态密度的贡献》

《表3 εCL20晶体中选定基团对声子态密度的贡献》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CL-20/1,4-DNI共晶及共晶组分的声子谱和热力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ε?CL?20的声子态密度如图3所示,图3a为总态密度,图3b和图3c分别为选定基团和原子的态密度。表3为选定基团对声子态密度的贡献。从表3可以看出,ε?CL?20晶体中,O─N─O基团对晶格振动区的贡献最大,为87.01%,而其它基团的声子态密度较小。因此,根据“多声子向上泵浦”原理[10]可以认为,O─N─O基团对于外加刺激的应激反应将最明显。其次,在表示能量进入或离开分子的“入口模”区,O─N─O基团的贡献仍最大(58.45%),且N─N和笼形骨架(Skeleton)的百分比均大于40%,而碳原子在“入口模”区的声子态密度非常弱,最大值小于0.006THz-1(图3c),因此“入口模”区主要由N─NO2决定。从晶格振动区到“入口模”区,O─N─O的贡献从87.01%减少到58.45%,而N─N和Skeleton的增幅均大于23%(表3)。这表明能量从O─N─O流经N─N键并进一步转移到Skeleton上的其它原子,多余的能量将通过分子内振动再分布(IVR)过程进一步消散。因此,可推测ε?CL?20晶体中分子引发键是N─NO2。在易引起化学键断裂的30~60 THz中,即内振动区,选定基团的占比均大于30%,也就是说在IVR过程中,化学键可能会被激发并最终断裂。已有实验和理论模拟发现,不同晶型CL?20的分解均始于N─NO2键的断(均)裂,进而是C─N和N─N键断裂发生开环反应[24-25],本研究从晶格振动和能量转移角度印证了这一观点。此外,声子频率的高低与原子质量有关,轻原子在高频区的振动明显。因此随着频率的增加,C─H键的振动具有明显增强的趋势。在内振动C区,氢原子的振动占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