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电渗水荧光主成分:黑臭底泥的电渗脱水特性及污染物迁移规律》

《表2 电渗水荧光主成分:黑臭底泥的电渗脱水特性及污染物迁移规律》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黑臭底泥的电渗脱水特性及污染物迁移规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通过与DOM荧光数据库进行对比,分析出3种主要成分,见表2。将不同电压梯度下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含量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图7),可以看出随着电压强度的增加,代表底泥中动植物遗骸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和转化所形成的腐殖酸的成分C1渗出量减小,这与紫外光谱分析的结果吻合。电渗作用在阳极区产生强氧化性[18],使腐殖酸分解成小分子,从而去除底泥中一定量的腐殖酸。相反,成分C2和C3的渗出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尤其是电压增加至20 V时二者含量显著增加。主要原因在于C2代表难降解的高度聚合大分子胡敏酸,一般易溶于碱,具有较高腐殖化率、芳香性及疏水性,在底泥中易被吸附包裹而较稳定,因此仅靠重力作用或较弱的电渗作用,其随着底泥间隙水渗出的速度较慢。当电场作用逐渐增强,阴极区碱性增加,更利于胡敏酸的溶解。而C3为小分子类蛋白物质,含有羧基、氨基等官能团,具有较高的亲水性,易随底泥中间隙水迁移,因此易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迁移。在电渗实验中,更易随电渗出水渗出的物质为小分子类蛋白,这与紫外特征吸收指数中得出的结论一致。综合紫外光谱分析和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的结果,证明了电渗处理对底泥中的溶解性有机质有一定的降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