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Zr1-xNbxCo(x=0~0.2)-H系统放氢模式下798 K歧化10 h的歧化行为》

《表3 Zr1-xNbxCo(x=0~0.2)-H系统放氢模式下798 K歧化10 h的歧化行为》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Zr_(1-x)Nb_xCo(x=0~0.2)合金吸放氢及抗歧化性能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歧化反应温度和氢压对氢致歧化效应有很大的影响。图9为Zr1-xNbxCo(x=0~0.2)-H系统放氢模式下798K歧化10 h动力学曲线。温度升高到798 K,氢压快速上升,达到最大值。798 K保温,氢压在最大值保持一段时间,开始逐渐降低,氢压降低归因于ZrCo高温下与H2反应生成ZrCo2和ZrH2。ZrH2分解温度高达1173 K[9],ZrCo2实验条件下不吸氢,ZrCo2、ZrH2实验条件下为热力学稳定相。Zr1-xNbxCo (x=0~0.2)-H系统氢压变化如表3所示,ZrCo-H和Zr0.8Nb0.2Co-H系统氢压分别从最大值130.7、106 kPa降至91.8、96.7 kPa,氢压下降速度和合金歧化程度随Nb掺杂量增加而逐渐降低。Zhang等人和吕丽君抗歧化实验中[4,26],氢压快速上升到最大值后逐渐降低到一个常数,表明歧化反应已经完成。图9中氢压逐渐降低直至保温结束,歧化反应持续进行,与Yao和Peng实验结果类似[8,10]。ZrCo合金歧化反应受形核和形核长大过程控制,形核可能性与残留在基体里的氢有关,残留的氢原子是歧化反应形核驱动力[36,37]。合金氢化物放氢过程中,基体内残留一定量的氢原子,这部分氢发生歧化反应时,系统氢压不降低。基体中残留的氢原子使得实际歧化程度比通过氢压降低计算得到的歧化程度大。798 K保温10 h后,氢压快速下降,未歧化的Zr1-xNbxCo (x=0~0.2)合金再吸氢。冷却至室温,残留氢压可用来计算歧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