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18种正极材料的容量保持率、脱锂前后的晶胞体积,弹性模量,脱锂系数和收缩压强》

《表1 18种正极材料的容量保持率、脱锂前后的晶胞体积,弹性模量,脱锂系数和收缩压强》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循环稳定性的基因规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1)容量保持率筛选标准,正极材料为颗粒状微米级粉末;测试所用负极为锂金属;电解质为Li PF6/EC/DMC;活性物质、导电剂(乙炔黑或super P)、黏结剂(聚偏氟乙烯PVDF)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NMP)溶液中制成浆料,并组装成半电池;循环次数为50次;充放电倍率0.1C;温度25℃;(2

plimit这个参数是为了讨论循环稳定性而引入的,其单位是压强,但它不是指材料所受到的外部压力,也不是材料本身产生的内部压力,而是反映了脱锂后不同材料能够提供的体积收缩能力,收缩能力由体积和弹性模量共同决定,此值越大表示体系体积收缩能力越大。但是,plimit理论值并不考虑脱锂的深度,所以,实际体系能够提供的能力还需要再乘以实际脱锂的比率后,才能近似得到。因此,按照每种材料常见的实际脱锂深度将压强极限值进行了修正,得到了实际脱锂情况下的收缩压强(p),计算结果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