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1995—2017年各省份GDP及央属高校获得中央财政性预算拨款统计》

《表2 1995—2017年各省份GDP及央属高校获得中央财政性预算拨款统计》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高等教育地域非均衡性空间格局及其成因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说明:仅统计《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分地区中央部门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收入情况表”中“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部分;重庆1997年设直辖市,1995—1996年四川省的数据含重庆市。

2000年以前,国家重点建设高校、中央部属高校教育事业费主要由财政部或所属部委负担。2000年以后,除教育部、外交部等部门和单位可以继续管理其所属学校以外,大部分高校转设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教育事业费同时由地方政府负担。从1995—2017年31个省份拥有的央属高校获得中央财政性预算拨款及各省份GDP(表2)来看,各省份央属高校获得中央财政性预算拨款超过1 000亿元的有北京、上海、湖北、江苏,500亿~1 000亿元的有陕西、四川、广东、辽宁、山东、浙江和黑龙江。地处内陆及边疆的宁夏、河南、西藏等11个省份获得中央财政性预算拨款总额不足100亿元,这些省份除位于中部的河南省GDP总量为39.37万亿元以外,其他10个省份GDP总量均在18万亿元以下。1995—2017年中央财政性预算主要支持沿海发达地区及中西部的湖北、陕西、四川等省份。经济相对落后、教育经费捉襟见肘的内陆省份央属高校布局少,得到中央财政性预算拨款的数量少。教育经费投入是高等教育地域非均衡发展的内在动因之一[20]。例如,1995—2017年北京获得中央4 595.41亿元高教投入,内蒙古、河北、山西、河南和江西共获得中央158.14亿元资金,仅占北京的3.44%,而2017年这5个省份总人口达2.79亿,是北京人口(0.22亿)的12.68倍。可见,国家财政行动是高等学校地域非均衡布局的资金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