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高原年平均地气温差和地面风速在感热趋势转折前后对感热变化影响的方差贡献超过50%的站数比例》

《表2 高原年平均地气温差和地面风速在感热趋势转折前后对感热变化影响的方差贡献超过50%的站数比例》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青藏高原中东部地表感热趋势转折特征及成因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表中站数比例的分母表示高原各区感热趋势转折前后地气温差和地面风速方差贡献超过50%的总站数

从式(1)可知,地气温差和地面10 m风速是影响感热变化的重要因子。为了研究各因子对高原不同区域感热的影响,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方差分析方法进行定量评估,分别计算高原各站感热趋势转折前后,地气温差和地面风速变化对其影响的方差贡献率。从高原4个分区地气温差和地面风速对感热变化的方差贡献率超过50%的站数统计(表2)可以看出,感热趋势转折前,高原Ⅰ区感热的变化受高原风速和地气温差的共同影响,地气温差和风速的方差贡献率超过50%的站点各占一半。从各要素方差贡献超过50%的站点分布[图6(a)]可以发现,在柴达木盆地四周地气温差对感热的贡献略大,而在柴达木盆地外围风速对感热的贡献略大,这可能主要与地形有关。而在高原的Ⅱ区、Ⅲ区和Ⅳ区,风速对感热变化的影响均较强,各要素方差贡献率超过50%的站点,受地面风速影响为主的站点约为地气温差的2倍,地面风速的影响占优势。这些站点主要分布在Ⅱ区的南部和Ⅲ区、Ⅳ区的中部[图6(a)],这与第三节只从要素的气候倾斜率反映出的结果有所不同,这说明要素影响的贡献率和气候倾斜率不同,虽然感热转折前,地气温差的气候倾斜率不如风速的变化显著,但是同样对感热的变化具有较重要贡献。感热趋势转折后,地气温差和风速对高原感热变化的方差贡献率与之前相比,在Ⅲ区没有发生变化,而其他3个区受地气温差影响的方差贡献率超过50%的站点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受风速影响的方差贡献率超过50%的站点减小了约一半,Ⅰ区感热的变化受地气温差的绝对主导[图6(b)],其区域内全部站点地气温差对感热变化的方差贡献率均超过了50%,在Ⅱ区和Ⅳ区地气温差方差贡献超过50%的站点个数大约是地面风速的2倍,地气温差的影响占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