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1982—2015年不同资料计算的高原春季感热序列的相关矩阵》

《表3 1982—2015年不同资料计算的高原春季感热序列的相关矩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21世纪初青藏高原感热年代际增强对中国东部季风雨带关键区夏季降水年代际转折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JRA55资料与其他资料的相关系数基于1982—2012年时段,“*”标识表示通过a=0.05的显著性检验.

由于CMA提供的高原站点多分布在其中东部,因此选用覆盖整个高原地区的再分析资料来进一步证明高原感热的年代际变化.首先对不同资料计算的青藏高原中东部(85°E—105°E,28°N—40°N,后文简称高原)感热进行相关分析(表3),发现除NCEP的两套再分析资料的高相关外,CMA的观测资料与ERA-Interim资料相关最好,相关系数为0.51,通过了a=0.01的显著性检验.此外,CMA资料与其他再分析资料的相关性也优于不同再分析资料之间的相关性.再分析资料的缺陷可能是由于其描述的地表温度是裸露地面的温度,但实际上高原中东部有植被覆盖,而NDVI则充分考虑了植被覆盖特征,利用其计算的感热更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