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沉积植物aDNA高频引用文献》

《表2沉积植物aDNA高频引用文献》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沉积植物古DNA技术在古植被重建中的应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新技术的开启可以解决传统方法所不能解决的问题。Epp et al.[76]在格陵兰北部湖泊沉积物中采用a DNA手段发现了冰后期维管植物,如岩高兰(Empetrum nigrum)等,并认为基于a DNA重建的植被与预期一致,可准确跟踪环境变化。德国学者Zimmermann et al.[42]在西伯利亚东北部Buor Khaya半岛沉积物中,通过分析沉积a DNA鉴定出了154个科属的植物,孢粉统计出了83个科属,二者共同重建了该区域末次冰期之后的气候,并认为在沉积剖面中,a DNA表现为高分辨率高物种检测丰度的特点,并指出沉积a DNA的种类更多的表现了植物地下生物量的信息。在沉积体中缺乏植物大化石的情况下,采用沉积a DNA和孢粉结合的技术,具有较大优势。Zale et al.[17]在斯堪的纳维亚(Scandinavia)威赫塞尔(Weichselian)后期冰盖附近的冰川瓯穴中采用了微体古生物化石、a DNA、孢粉及硅藻分析,恢复了早期冰上植被系统,认为灌木(柳属、桦木属和杜鹃花科)以及落叶松属等植物均存在于末次冰消期。Bremond et al.[80]提取了非洲西部贝宁希利湖(Lake Sele)湖相沉积DNA,进一步论证了热带地区古NDA存在的可能并发现了22科21属的植物,该结果与孢粉结果重叠性很小,分类对本地植物指示性较强。研究还鉴定到了外来物种地瓜,可见,此技术除了可以较强针对性地重建本地植被还可用于早期农业耕作历史方面的研究。Heinecke et al.[81]通过沉积a DNA技术结合碳氮元素比及同位素(δ13C,δ15N)研究了帕米尔高原仿羔皮湖(Lake Karakul)29 ka以来水下植物组成生物量变化,清晰展示了水位变动与古植物多样性的关系。Alsos et al.[20]通过分析斯瓦尔巴特群岛湖泊沉积物,将a DNA技术与植物大化石鉴定对比,a DNA方法额外鉴定出了更多的植物种类:6种维管束植物、2种藻类及12种苔藓类,且每份样品中检测到的种类都要多于大化石,未保存大化石的时期,植被情况同样可识别且变化不大。其研究表明,植物群在古气候变化中具有一定的“韧性”,气温变动在2℃之内的情况下植被不会有较大的变动。Clarke et al.[82]报道了瓦兰吉尔半岛(Varanger Peninsula)中部(挪威东北部)基于孢粉及沉积a DNA重建的植被及气候,共统计了101个维管植物和17个苔藓植物科属,其86%的科属依然存在于现在植被中,表明现代灌木—冻原群落及其大部分物种早在10 700年就已经存在,而a DNA结果特别显示了水生植物水芒草(Limosella aquatica)和杜鹃(Rhododendron tomentosum)的持续存在,说明整个全新世早期和中期的气候都要比现在温暖,这是依靠传统孢粉所记录不到的气候信息。可见,高分辨率地挖掘到植物保存的化石与分子记录对于古植被演替及环境重建是非常关键的。随着技术本身的发展强化,其检测精度进一步提高,检测信息也愈加丰富,沉积a DNA手段将不仅仅协助揭示植被的局部信息,还将绝大部分取代孢粉的远源及超/低代表性等弊端,更加全面客观展示本地古植被的演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