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3种改性剂对不同浓度Cr (Ⅵ) 的吸附结果》

《表2 3种改性剂对不同浓度Cr (Ⅵ) 的吸附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氯化铁改性棕榈叶、桑叶、箬叶对铬离子的吸附比较》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表3显示了Cr(Ⅵ)初始浓度与吸附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及吸附特点。在实验条件下,所得数据皆大于0,且R2值均大于0.98,与Langmuir模型拟合程度极高,说明3种改性吸附剂对水体中Cr(Ⅵ)的吸附均符合Langmuir模型。这表示3种改性吸附剂的表面吸附位点分布均匀,吸附质之间不存在作用力或作用力可忽略不计,吸附热为常数,且吸附是单分子层的定位吸附的理想情况[18]。这可能与实验所使用的Cr(Ⅵ)浓度较低,吸附质之间的作用力较小,因此可以忽略不计;也有可能Cr(Ⅵ)带有相同电荷,相互之间的斥力较大,不易相互作用。综上,箬叶改性吸附剂吸附效果最好,具有最大的Qm和KL,对各种浓度的Cr(Ⅵ)都具有最好的吸附效果;而桑叶和棕榈叶改性吸附剂对低浓度的Cr(Ⅵ)有较好的吸附效果,随着Cr(Ⅵ)浓度增加,吸附率显著下降,但是桑叶的Qm大于棕榈叶的,棕榈叶的KL则大于桑叶的。在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桑叶改性吸附剂极易聚集成球,导致比表面积降低,Cr(Ⅵ)不能进入球形桑叶改性吸附剂内部,这可能是KL较低的原因,也是桑叶吸附效率较低的原因。虽然3种改性吸附剂吸附能力不同,但都符合Langmuir等温线模型,具有相似的吸附机制,这可能与植物细胞壁具有相似的成分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