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纤维宽度区间分布:氧化锡电极侵蚀性能的研究》

《表3 纤维宽度区间分布:氧化锡电极侵蚀性能的研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氧化锡电极侵蚀性能的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1600℃、48h温度制度下进行通电静态侵蚀和动态侵蚀,观察侵蚀方式对氧化锡电极的侵蚀情况。表3可以看出实验方式不同,氧化锡电极的侵蚀量不同,相同温度制度下动态侵蚀量明显大于通电静态状态下的侵蚀量。据液晶玻璃基板的性能要求和生产的工艺技术要求,其配合料指标控制极其严格,在所使用的配合料中没有多价氧化物,比如Cu O、Mn O2、Pb O等,在氧化锡电极使用过程中,不存在与二氧化锡反应及烧结成固溶物[5]。因此在TFT玻璃熔融过程中,氧化锡电极的侵蚀主要来源于温度和玻璃液流动,一方面Sn O2在1300℃开始易生成Sn O,在1600℃以上易于升华挥发;另一方面氧化锡电极在热冲刷中会加快锡电极的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