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采用三种工艺路线生产的钛卷性能数据》

《表1 采用三种工艺路线生产的钛卷性能数据》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冷轧TA1钛卷表面形貌演变及其对深冲性能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表1为三种不同工艺轧制到0.5mm厚度钛卷成品退火后的延伸率和杯突值。从表1可知,采用三种工艺生产的钛卷延伸率变化较小,但杯突值变化较大。其中工艺C生产的钛卷杯突值最高,达到了12.0mm,纵向和横向断后延伸率也最高。采用工艺A生产的钛卷杯突值最低,只有10.4mm,纵向和横向断后延伸率也最低。这主要是因为工艺C在中间厚度H1仅进行了退火就直接冷轧,退火时,钛卷表面有一层很薄的氧化层,在冷轧过程中对表面起到了较好的缓冲作用,钛卷表面凸起物得到有效控制。工艺A在中间厚度H1对钛卷进行了抛丸酸洗,表面硬化,而且硬质氧化层被破坏,在后续冷轧时,容易与轧辊粘结,造成钛卷表面毛化,表面凸起物较多。这些凸起物在拉伸和深冲过程中,容易形成裂纹源,表面凸起物越少,裂纹源越少,断后延伸率和杯突值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