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京都上野育英会留华学生留学结束后研究成果一览表》

《表4 京都上野育英会留华学生留学结束后研究成果一览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近代日本财团法人京都上野育英会留华学生的历史考察》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据《东方学回想》及京都上野育英会留华学生个人著作、简历等相关资料整理。

另一方面,从留华学生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他们对日本各大学中国学学科建设所发挥的历史作用和时代贡献。在研究成果方面,京都上野育英会留华学生留华期间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提高了中国学素养和研究水平,并收集和积累若干文献资料,其归国后的许多研究成果即与他们在华留学期间的学习、研究经历有着很强的关联性。从表4可以看出,上野育英会留华学生留学结束后的研究成果大多与中国的历史、文学、哲学、语言、宗教相关,其中的某些研究成果在中日两国学界均受到了较高评价,例如今西春秋在满文研究方面独树一帜,成为日本当代著名的文学者、清史学家,并为中日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做出了有益的贡献。同时,京都上野育英会留华学生的学术成果质量相对较高,不少著作得到多次翻印与重版,有较高的史料参考价值,如冈崎文夫的著作《魏晋南北朝通史》在1932年由京都弘文堂书房出版,经历半个多世纪后由东京平凡社于1989年重新出版;再如吉川幸次郎的讲义录《中国人的古典及其生活》在1944年由岩波书店出版,时隔近40年后再次得到复刊,此类著作不一而足。这些历经光阴和岁月考验的作品可以视为留华学生归国后对中国学学科建设和发展所做历史贡献的重要例证。此外,日本各大学中国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京都上野育英会留华学生归国后的时间付出和精力投入,他们将自己的生命与学科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奉献了毕生心血并成为该学科的顶梁柱,例如“二战”结束后小川环树主持京都大学中国语学、中国文学第二讲座长达24年,终身致力于中国文学研究。退休后的小川与年轻研究者一起组织并定期举行朗读苏东坡诗词的“读苏会”,一直到卧病在床出行不便才停止。再如,木村英一长期执教大阪大学,对中国哲学开展过深入的研究,1981年木村编著的16卷本《中国哲学探究》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