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2013—2015年小麦品种主成分间的相关性分析》

《表2 2013—2015年小麦品种主成分间的相关性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2013—2015年黄淮北片小麦区试品种主成分变化趋势与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示在P=0.01水平上显著;*表示在P=0.05水平上显著。

从表2可以看出,2013—2015年间,小麦品种产量三要素公顷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与产量间基本保持正相关趋势,其中,2015年的公顷穗数、千粒质量与产量间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因此,2015年的公顷穗数和千粒质量成为产量提高的重要因子,这进一步解释了表1中2015年的公顷穗数比2014年少30万穗左右,千粒质量分别比2014、2013年低0.89、6.52 g。在穗粒数方面,2013、2014、2015年的产量与穗粒数分别呈显著正相关、极显著正相关和不显著的正相关,因此,2013年和2014年的穗粒数成为产量提高的限制因子。2014年的产量与千粒质量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原因可能是2014年的绝大多数小麦品种由于千粒质量过高,而产量三因素方面未能协调好,引起许多品种千粒质量较高而产量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