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1984~2015年甘肃省县域农村贫困的全局Moran’s I指数》

《表2 1984~2015年甘肃省县域农村贫困的全局Moran’s I指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甘肃省县域农村贫困的空间演化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基于空间排列次数的正态分布统计量Z值均大于0.01置信水平的临界值,可知甘肃省农村贫困指数的Moran’s I值通过显著性检验。1984~2015年间,除1989年外,甘肃省农村贫困指数的Moran’s I值均大于0.5,表明甘肃省各县域间农村贫困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且存在较强的空间集聚现象。从时序变化来看,甘肃省农村贫困指数Moran’s I值表现出阶段性波动特征,且逐渐趋于稳定。1984~1989年,甘肃省农村贫困指数Moran’s I值在波动中呈现出比较明显的上升趋势,1989年达到峰值,约为1984年的117%,表明这一时期甘肃省县域农村贫困分布的空间集聚程度有所加强;随后甘肃省农村贫困指数Moran’s I值在波动中呈现出比较明显的下降趋势,1992年达到谷值,约为1989年的89.1%,说明这一阶段甘肃省县域农村贫困指数分布的空间集聚程度有所减弱;紧接着甘肃省农村贫困指数Mo‐ran’s I值开始波动式上升趋势,在2007年达到最大值,为0.7191。此后甘肃省农村贫困指数Moran’s I值波动幅度不断降低,逐渐趋于稳定(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