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0 不同年代人初婚年龄效用分析》

《表1 0 不同年代人初婚年龄效用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晚婚现象的影响因素及推迟效应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其次,进行倾向匹配。60后样本以个体是否上大学为处理变量的情况下,令地区、BMI、户口为协变量进行倾向得分匹配,结果见表10(1),可见在大学教育的影响下,所有60后样本的初婚年龄的平均变化是ATE=1.03。在处理组样本中,个体初婚年龄的变化为ATT=1.5,且ATT的t值等于4.95,倾向匹配是显著的,表明上过大学的个体,如果不上大学,其初婚年龄会推迟1.5岁;在控制组样本中,个体初婚年龄的平均变化为ATU=0.97,表明没有上过大学的个体,如果上过大学的话,其初婚年龄会推迟0.97岁,可以认为,60后个体初婚年龄依赖于接受高等教育这一因素。70后样本以个体是否上大学为处理变量的情况下,令地区、BMI、户口为协变量进行倾向得分匹配,结果见表10(2),可见在大学教育的影响下,所有70后样本的初婚年龄的平均变化是ATE=2.48。在处理组样本中,个体初婚年龄的变化为ATT=1.71,且ATT的t值等于5.61,倾向匹配是显著的,表明上过大学的个体,如果不上大学,其初婚年龄会推迟1.71岁;在控制组样本中,个体初婚年龄的平均变化为ATU=2.48,表明没有上过大学的个体,如果上过大学的话,其初婚年龄会推迟2.68岁,可以认为,70后个体初婚年龄也主要依赖于接受高等教育这一因素。80后样本以个体是否上大学为处理变量的情况下,令地区、BMI、户口为协变量进行倾向得分匹配,结果见表10(3),可见在大学教育的影响下,所有80后样本的初婚年龄的平均变化是ATE=2.38。在处理组样本中,个体初婚年龄的变化为ATT=2.26,且ATT的t值等于7.81,倾向匹配是显著的,表明上过大学的个体,如果不上大学,其初婚年龄会推迟2.26岁;在控制组样本中,个体初婚年龄的平均变化为ATU=2.46,表明没有上过大学的个体,如果上过大学的话,其初婚年龄会推迟2.46岁,可以认为,80后个体初婚年龄对接受高等教育这一因素的依赖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