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 儿童遭受虐待的成因》

《表6 儿童遭受虐待的成因》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留守儿童的虐待风险及其治理策略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表7的结论证伪了H3b假设,即不同类型儿童的虐待成因有所差异。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抑郁性人格对普通儿童的影响更大。调查显示暴躁型人格对于普通儿童和留守儿童普遍具有深刻的影响(P≤0.05,β≥0.13),这显示虐童行为可能与冲突情景密切关联,当施虐人难以控制自己情绪时儿童通常会遭受到更高的虐待风险。抑郁性人格对普通儿童的影响力也较为广泛(P≤0.05,β≥0.13),但对留守儿童则仅集中在情感虐待方面(P≤0.1,β≥0.10),它反映出抑郁对于虐待的影响通常需要长期的交流和互动才能表现出来;家庭系统因素对于留守儿童的影响更大。研究观察到夫妻暴力对留守儿童的各项指标均产生了实质性影响(P≤0.05,β≥0.10),相比而言模型4中普通儿童的躯体虐待与忽视与此指标的关联较小(P≥0.1,β≤0.07),这表明由于家庭情感关系随着空间分离而变得更为脆弱,留守家庭中夫妻间的暴力行为很容易转移到子女身上。夫妻冷战的情况也大致如此,留守儿童有4项指标显著,而普通儿童仅有2项指标显著,显示前者比后者更容易受到夫妻情感外溢的影响;暴力循环对于躯体虐待的解释更适合普通儿童。调查发现童年期遭受过虐待的成年人往往会对子女施以躯体虐待,但该特征在普通儿童身上体现得更为明确(P≤0.05,β≥0.13),相比而言模型5和模型6中的P值上升到了0.05以上,这说明父子/母子间的分离及祖辈照养过程中的溺爱能够在客观上阻断暴力的代际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