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细沟侵蚀模数与坡长的幂函数回归方程》

《表2 细沟侵蚀模数与坡长的幂函数回归方程》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暴雨条件下黄土高原长陡坡耕地细沟侵蚀特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Er为断面细沟侵蚀模数,t·km-2;L为断面坡长,m。**样地数据来自王玉宽等研究[4],1988年8月4-5日,2场暴雨间隔19 h,总降水量139 mm,第二场降水量56.4 mm,历时71 min,平均雨强0.794 mm·min-1。1989年7月16日,降水量105.3 mm,平均雨强0.117 mm·min-1,60 min最大雨强

实测裸露坡耕地(覆盖度≤5%)细沟侵蚀模数高达22 478 t/km2。幂函数可以很好地拟合细沟侵蚀模数与坡长的关系,坡长指数为0.831(表2)。相同坡长条件下,王玉宽报告的细沟侵蚀模数[4]明显小于本次调查结果,而且坡长越长,差异越大(图1)。图1a显示:根据王玉宽1988年的调查数据,在1988年139 mm降水量的条件下,坡长指数略小于本次拟合结果。根据王玉宽1989年的调查数据,在1989年105 mm降水量条件下,坡长指数较大,主要是在坡长为20 m时,1988和1989年的细沟侵蚀模数差异较大,导致使用这2个年份数据拟合的幂函数曲线形状发生变化,坡长指数激增到1.242。结合实地观察和图1a呈现的这种现象可以推测:如果坡面存在异质性,使得局部细沟侵蚀强度较低,径流能量没有消耗,可能在下坡造成较强的侵蚀补偿。综合2次调查结果来看,暴雨强度越大,坡长指数越大,即细沟侵蚀模数随坡长增加的幅度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