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世界范围内水岸再生的项目实例》

《表3 世界范围内水岸再生的项目实例》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水岸再生——后工业城市更新的一个全球化的现象》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巴里·肖(Barry Shaw)区分了4个后工业时代水岸再生的阶段[13](见表2、表3):第一个阶段起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北美,关注创造商业零售和“节庆市场”,其中以巴尔的摩、波士顿、旧金山等城市为典型范例;第二阶段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以欧洲和英国为主导,发展出基于公私合作的开发新形式以及对私人投资的广泛应用,典型范例是伦敦的道克兰码头、巴塞罗那和鹿特丹;第三阶段将前两个阶段的更新要素融合进主流的开发手段中,开发规模大型与小型并存,范围覆盖大型与小型城市。参与式规划在欧洲流行开来,典型案例有英国卡迪夫海湾、利物浦、索尔福德码头以及柏林水城等。第四阶段的水岸再生案例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里涌现出来,并持续至今,其规划与建筑思想经历了一个30年的循环[13]。从激进的和试验性的第一阶段,到对于思想的扩展和广泛应用的第二阶段,再到思想固化和标准化的第三阶段,最终又回到了新一轮的激进观点和新思潮的第四阶段,人们开始重新对水岸再生进行梳理和反思,水岸再生的4个阶段是一个符合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螺旋形曲线。20世纪90年代后期,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被看作是一个重要因素,使得城市开始重新思考对于资源的再利用[13]。对于城市而言,怎样将水岸本身视为一种资源,以及如何将其他资源代入其再生的过程中,是帮助理解过去经验以及规划未来发展的关键性问题。